您当前的位置:江西省文明实践>> 正文                              查看更多>>
山村绽开文明花
江西省文明实践   2020-09-30 15:42:13  编辑:陈晗子 作者:张睿

  连日来,记者走街串巷,踏入田野,近距离聆听遍布城乡的理论宣讲,感受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触摸自内而外的文明之美……一粒粒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正以各种方式融入百姓生活,在定南大地发芽、开花、结果。

  近年来,定南县全面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大胆创新,有效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学习、活动、服务三大功能,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山村绽开文明之花。

  寓教于乐

  “精准扶贫好政策,家家户户都受益。特别是我们贫困县,脱贫发展在眼前……”近日,紧邻老城镇黄砂口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百姓大舞台,党员志愿者正在表演小品《思想脱贫》,赢得围观群众的阵阵喝彩。

  歌舞、戏曲、小品、运动会……以移风易俗、乡风文明、脱贫攻坚等为主题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在定南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轮番上演,村民们看着精彩的节目,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都在潜移默化间发生改变。

  该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基点,组建以党员干部、道德模范、百姓宣讲员、文艺骨干等为主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就理论政策重点、社会热点、群众关切点,采取“讲、评、帮、乐、庆、融”等形式,把理论政策转化为鲜活的事例,让群众产生共鸣,增强认同。

  同时,广泛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下基层惠民演出等活动,把宣传教育寓于娱乐之中,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群众心中落地生根;依托“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开展“线上学习+线下交流”活动,制定学习积分兑换清单,通过学习积分兑换相应的物品,有效提高群众学习积极性,打通理论宣传“最后一公里”。

  老幼皆宜

  “开饭了,今天有捶鱼和酸酒鸭!”鹅公镇水邦村孝老食堂传来一声吆喝,把正在实践站内看电视、拉家常、玩棋牌的老人们吸引了过来。这是老人们最喜欢、最开心的时刻。该县将弘扬中华孝道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祠堂、空心校舍等公共场所新建了孝老食堂,并成立理事会和监事会负责日常运行与维护。

  其中,天九镇东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小厨大爱”德善坊志愿服务项目,实行“爱心基金+志愿服务”运行模式,由社会组织、能人乡贤、驻村单位捐赠专项爱心基金,并组织志愿者在传统节日将节庆美食送到贫困家庭、空巢老人和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手中,让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既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又为特殊人群提供社会爱心照顾,实现实践育人的目标。

  不仅如此,该县还以鹅公镇大风村“同心画室”为例,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画室,以贫困户子女为重点培养对象,通过美育培养孩子自信心和进取心;老城镇党员志愿服务者开展“不忘初心携手‘童’行”实践活动,与贫困儿童传文化、同劳动等建立深厚情谊,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文明。

  服务联盟

  “大家不要挤,今天来的都能体检。”近日,天九镇东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门口热闹非凡,医务志愿者队伍在这里开展义诊活动。义诊现场,医务志愿者免费为群众测血压、血糖,普及医学常识和健康知识,对前来问诊的村民进行详细的病情诊治。“义诊活动为村民送去健康关怀,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村民家门口。”东山村党支部书记刘瑞泉说道。

  该县组建了“聚·和”基层行党建服务联盟,由村党支部牵头,建立镇、村、村民理事会三方联动的工作机制,通过大走访等形式对接居民需求,理出服务清单,并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引领整合党员志愿者、驻村帮扶单位、社会组织等力量,向基层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服务、医疗义诊等各项服务工作。同时,通过设立常态化服务项目、定期沟通反馈等机制,确保服务居民有组织、有抓手。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志愿者招募、建设和服务等工作,做好顶层设计和需求导向,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定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有关负责人钟远征说,实践中心将结合实际,创新举措,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实践活动,让文明之花绽放在定南每一个角落。


来源:赣南日报
相关新闻
江西志愿服务网版权声明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志愿服务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志愿服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志愿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4号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 主管 | 江西日报社 主办 | 举报电话:0791-8684777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证号:1409348 赣ICP备08100009号-4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6120170003
出版许可:新出网证(赣)字0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B2-200700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3612008001
新闻投稿:news@jxwmw.cn 文明创建投稿:jx-wm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