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江西省文明实践>> 正文                              查看更多>>
丁荣椿:为百姓撑起健康“保护伞”
江西省文明实践   2021-03-25 16:49:46  编辑:陈晗子 作者:郭洪福

  下乡开展新时代文明科普、参加救护技能培训、开设网上课堂、在线解答网民咨询……作为一名红十字会志愿者,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师丁荣椿每天的安排都排得满满当当。

  自2017年来,他主动投身养老志愿服务活动、脑卒中科学普及、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等各项志愿服务中,以党员的担当和医者仁心生动诠释“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广受群众好评。3月8日,中国红十字总会公布“全国优秀红十字志愿者”名单,丁荣椿榜上有名。

丁荣椿在下乡科普中

  从不缺席的脑卒中科普者

  有一次,丁荣椿去一家敬老院义诊教授中风急救知识,眼见好几名老人坐着轮椅或者瘫痪在床,仔细一问才知道都是因为中风没有及时抢救所致。作为一名神经内科医师,丁荣椿深感痛心,便下定决心致力于科普,让世间少一些因中风疾病引发的悲剧。

  自此,只要一有时间,丁荣椿就投身到脑卒中防治科普,每个月最少有一次下乡或进社区提供志愿服务,开展针对性的义诊、咨询、科普宣教等系列活动,提升居民脑卒中防治知晓度,提高脑卒中急性期治疗的有效性。

  有一次,丁荣椿去一所学校科普中风120急救知识。第二天,学校有一个老师打电话反映,他爷爷可能中风偏瘫,立马送入医院卒中中心急救。由于送得及时,争取到急诊溶栓抢救治疗黄金时间,结果老人很快康复,正常走路回了家。

  “在医院只能救少部分病人,如若脑卒中急救预防知识广泛科普,不仅可以挽救更多的中风病人,也能挽救一个个家庭。”这件事使丁荣椿更加坚定志愿服务做科普的信心。

  “通过自己的努力普及一些中风防治急救常识,看着乡亲们满意的笑脸,总能收获到满满的成就感。”看到近年来全县脑卒中的时间窗内到院率、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致残率、致死率明显减低,丁荣椿很是欣慰。

  “每一次有健康教育科普、常识宣教活动,丁荣椿总是随叫随到,从未缺席。”于都县卫生健康委宣传股副股长郭慧珍如是说。

丁荣椿每月至少一次下乡做科普宣讲志愿服务

  让科普为百姓喜闻乐见

  中风有什么症状?发生中风应该怎么办?如何把握中风急救的黄金时间窗,减少因为中风致死致残率?

  为让百姓更快更牢地掌握中风防治常识,扩大科普覆盖面,丁荣椿坚持“线上线下”融合进行,力求让自己的科普从内容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更加为百姓受众喜闻乐见。他开通“中风120急救科普大课堂”红十字会公益培训项目,每周开设中风课堂,累计讲课500余次;利用红十字会义诊、慰问等契机,发放中风科普宣传册5000余份;开设“于都县脑卒中中心”公众号科普脑卒中急救知识,发表科普文章50余篇,浏览量达10余万次;通过在县电视台和公众号推送播放脑卒中科普专题片,累计收看群众达30万人次。

  针对疫情期间居家人群多的情形,丁荣椿以《疫情下发生中风怎么办?中风猛如虎,防控有讲究》为题,数十次向线上网友普及“中风120”三步识别中风、快速拨打120、唤醒公众对卒中的防范意识和技能。

  如今,丁荣椿计划进一步拓展红十字志愿者科普方式,扩大宣教影响,让更多群众了解卒中,减少卒中危害,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施展“分身术”全力战疫情

  去年疫情期间,丁荣椿的工作强度更甚以往。身兼医务科副主任的他,要及时调度防疫相关人员及物资,上报疫情数据,监督和优化发热预检工作。

  作为一名党员,丁荣椿还志愿参与到发热预检分诊的值班中,身着防护服8个小时不饮不食、不眠不休进行登记和诊断。作为于都县核酸检测的主要联络人,全县所有发热病人、外地疑似人员及一线医务人员的核酸检测,都会通过电话形式联络丁荣椿,他的手机必须时刻保持开机状态。为不影响家人,丁荣椿主动睡起了沙发。

  一整天,24个小时,4个岗位。在医院与疫情相关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没关系,我扛得住,我可是会‘分身术’的。”丁荣椿拒绝科室主任让他休息几天的建议,笑着说道。

  “丁主任就是个铁人。”提起丁荣椿,同事们都这样说。


来源:“学习强国”江西学习平台
相关新闻
江西志愿服务网版权声明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志愿服务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志愿服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志愿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4号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 主管 | 江西日报社 主办 | 举报电话:0791-8684777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证号:1409348 赣ICP备08100009号-4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6120170003
出版许可:新出网证(赣)字0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B2-200700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3612008001
新闻投稿:news@jxwmw.cn 文明创建投稿:jx-wm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