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江西省文明实践>> 正文                              查看更多>>
江西厚植新时代文明新风
江西省文明实践   2024-03-30 10:09:08  编辑:陈晗子 作者:刘培俊

  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精气神,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蕴含着推动一座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近年来,江西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文明实践、文明培育、文明创建,探索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经验路径,擦亮多彩的赣鄱文明品牌,传播出一个又一个新的江西故事,绘就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赣鄱新蓝图。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把“文明牌”打造成“民心牌”

  正值初春,花期正浓。空气里浮动着油菜花的香气,沁人心脾。

  3月28日,夜色降临,几盏灯照亮了村委大院的广场。村民吃过了晚饭习惯性地聚集到这里,围坐在一起,共商村里事。

  “‘乡村夜话’马上开始了,大家有好的建议可以提一提。”村民打开了话匣子,村干部仔细听认真记,说不完的家乡发展好建议,众人脸上写满了期待……

黄金乡“乡村夜话”深受村民欢迎(央广网发 张子君 摄)

  这是瑞昌市黄金乡“乡村夜话”现场。村委班子与村民话家长里短、聊田头村事、讲解惠民政策,解决了不少村民急难愁盼的事,这个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深受村民欢迎。

  “修建柯家垴和大窝山片区农田排水沟、搭建地掷球及气排球场顶棚、修建七彩步行道、提升黄金广场、新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黄金乡依靠‘乡村夜话’,推动了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回应好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体现。”瑞昌市黄金乡人大主席周小明说。

  干部群众“打开天窗说亮话”,问出“人间烟火气”,答出“问题解决法”,这是江西各地探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生动实践。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一项重大举措。江西省委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战略工程、民心工程,印发全省试点工作方案,制定《江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指南》和评估细则,规范化标准化推进中心建设。

  江西省委宣传部牵头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先后召开6次全省现场推进会,不断压实各方责任、总结推广经验、破解工作难题。目前,江西省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26个、实践所1655个、实践站20925个,实现县乡村全覆盖。

  让阵地更联动,让影响更深远。南昌市红谷滩区卫东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志愿服务台、“学习强国”线下学习区、南昌市图书馆红谷滩分馆等融为一体,成为凝聚党群力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构筑美好家园的坚实阵地。

  基层点单,精准服务。一个个品牌项目,推动省市县三级系统资源下沉,调动各类社会志愿服务资源和力量参与文明实践。去年,江西在全国省级层面首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星级创建工作机制,评定省级五星级实践中心6个、五星实践所29个、五星实践站200个,进一步营造出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良好态势。

  “小切口”体现“大民生”。放眼赣鄱大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各地正以更高水准的服务、更多形式的创新、更广范围的联动,逐步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田。

  打造“温言温语”宣讲品牌 让党的理论入脑入心入行

  三月暖阳,碧波涟涟,嫩叶扶风。位于赣州市于都县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游人如织,游客们认真听讲解员讲解,了解长征第一渡的历史。

  “渡船、行军锅、藤篮,每一件革命文物背后都有一段感人故事。”来自抚州市的陆先生说,“这些故事,我从‘理响江西’上都看到了,但真正站在此地,才感受到当年的战斗场景多么震撼,敬畏感油然而生。”

  陆先生口中的“理响江西”,是江西省委宣传部依托“学习强国”江西学习平台打造的。

  打开“理响江西”,可以看到“理论课堂”“视频宣讲”“百姓讲坛”“文明新风”“宣讲动态”“宣讲赣军”等栏目,汇集了思想理论学习、理论宣讲视听、微党课、青年思政课、优秀宣讲师资库及精品课程等学习内容,同时涵盖基层学习、志愿服务、文艺宣讲、好人宣讲、科普微视频等基层文明实践动态。

  “它如同基层理论宣传宣讲的‘中央厨房’,通过图文、视频、动漫、海报等表现形式,集大家之言、发理论先声。”陆先生感慨地说。

  这只是江西发挥阵地作用,推动“党的声音进万家”的一个缩影。在搭建有力平台的基础上,江西还着力于建强宣讲队伍。

上饶市弋阳县“可爱的中国”宣讲团获评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图为宣讲团成员进社区开展宣讲活动(央广网发 弋轩 摄)

  3月19日,“可爱的中国”宣讲团赴在昌高校巡讲活动启动。南昌大学学生程思梦欣喜地发现,这次的宣讲团与以往的宣讲团“不一样”。“以往的宣讲团重‘讲’,这次的宣讲团重‘演’,这种新颖的形式更容易打动人。”

  “讲好红色故事,内容、形式创新都很重要。”江西方志敏干部学院专职教师、“可爱的中国”宣讲团成员诸葛方林说,宣讲团在剧本创作上力求构思精巧,既有环环相扣的完整情节,又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让观众能够眼随人动、心随情动。

  同时,宣讲团还通过融入情景演绎、时空对话、歌曲演唱等形式,让宣讲更走心、更有感召力。

  随着队伍一步步壮大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可爱的中国”宣讲团已逐步形成一个立足弋阳、面向江西、辐射全国的“红色品牌”。

  进机关、进乡镇、进学校、进村社、进企业、进连队……在江西还有“9000”宣讲团、红领巾宣讲团等一大批基层宣讲队伍,培养了毛浩夫、甘公荣等一批“百姓名嘴”,建立起省市县乡村五级文明实践宣讲队伍,目前队伍近3万人。

  围绕优秀文化落地、文明生根发芽,江西不断创新方式载体,结合群众性文化活动、惠民文化服务项目,广泛开展场景化、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活动,通过“古戏台讲堂”“宣讲大篷车”“板凳课堂”等形式,深入基层一线,在春风化雨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基层、走进群众。

  道德之花盛放赣鄱 建起“赣鄱好人”品牌

  “每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阳光,我愿意做深山里这些小朋友的那一缕小阳光……”作为坚守在偏远山村讲台的40余年的乡村教师,见证了乡村教育巨变,她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大家分享了40多年山区教育的发展变迁、以及为乡村教育奉献一生的感人故事。

  3月7日,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主办的2024年江西“好人宣讲‘声’入人心”活动首场来到了宜春市奉新县,现场,支月英的故事让人落泪。

  “听完好人的宣讲,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好人好事的温暖和力量。生在中国、身处新时代,何其有幸、何其幸福!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现场一位观众动情地说道。

  一人兴善,万人可激。江西省“好人示范宣讲团”由16人组成。他们中有乡村教师、有基层员工、有医生护士、有一线技工、有公安民警,还有人民法官……他们分赴全省各地开展巡回宣讲,把精神食粮送到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心坎上,让学好人、做好事在赣鄱大地蔚然成风,让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共识。

  一位好人就是一粒善良的种子,一桩事迹就是一盏引路的明灯。近年来,江西省充分利用江西好人优势资源,切实发挥好典型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唱响“江西好人文化”品牌。

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闵嗣生讲述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故事(央广网发 吴彦樾 摄)

  聚焦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环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

  礼敬有德之人,让正能量无限量。组织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和第八届江西省道德模范推评工作,常态化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出台《江西省道德模范礼遇帮扶实施办法》,每年定期组织看望、慰问各级道德模范等典型,在全社会倡树了“德者受尊、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举办全省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暨“江西好人”发布仪式,发布“江西好人”120人(组);创新开展全省“好人宣讲‘声’入人心”活动,开展宣讲4561场,受众超156万人次,“学习好人、崇尚好人、关爱好人、争当好人”的氛围更加浓厚。 

  文明如细雨,润物细无声。江西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注重传承红色基因,涵养家国情怀,利用春节、清明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清明祭英烈”“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等活动,扎实开展第三届全省“百场辅导进百校”心理健康教育志愿实践活动,在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培训班作经验交流。

  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截至目前,江西省共有16人荣膺全国道德模范、70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2户当选全国文明家庭,4人(组)获评全国“新时代好少年”。941人(组)荣登“中国好人榜”。

  一次次理论宣讲、一项项道德实践、一个个先进典型,共同唱响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赞歌,凝聚起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载文明而驰,沐新风前行。赣鄱大地上,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以多种方式融入百姓生活,犹如阵阵清风,吹拂着每一处角落,温暖着人心,传播着文明,浸润着生活。一幅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动人“新画卷”正缓缓铺展。

来源:央广网
相关新闻
江西志愿服务网版权声明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志愿服务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志愿服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志愿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4号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 主管 | 江西日报社 主办 | 举报电话:0791-8684777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证号:1409348 赣ICP备08100009号-4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6120170003
出版许可:新出网证(赣)字0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B2-200700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3612008001
新闻投稿:news@jxwmw.cn 文明创建投稿:jx-wm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