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江西省文明实践>> 正文                              查看更多>>
新干:志愿服务让城市更温暖
江西省文明实践   2016-04-08 18:26:14  编辑:李芳 作者:黄新平

城市因为有爱才变得更加温暖。一城市也因为有爱才变得越发令人向往。

近年来新干县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全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致力培育志愿服务文化,积极开展敬老爱老、扶贫济困、文明交通等志愿服务。一场场公益活动一次次爱心善举在新干大地遍地开花呈现出一幕幕和谐的场景、一幅幅温暖的画面源源不断地释放着正能量,提升城市文明新高度。

善行义举托起幸福之城

虽然我做的都是小事情,看到聋哑儿童、留守孩子快乐成长,孤寡老人开心生活……感到幸福快乐,一番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孙刚(外号“老牛”)当初创办新干阳光义工协会的真正目的。

“老牛”带领200多名新干阳光义工协会志愿者们,坚持利用双休日、节假日,为孤寡老人洗头理发、过生日;给困难家庭、贫困学生送油米、爱心捐款……6年来,他们义行千里,募集善款30.2万元组织了154次公益活动看望了430名孤寡老人和42户困难老人帮扶了180户困难家庭,义务服务达3130多人次

在新干,将爱心奉献给志愿服务工作的热心人还有很多。无论是忍受病魔煎熬9年,却将留存治病的3万元捐给素昧平生肝病患者的“傻姑娘”李文娟;3年义务为环卫工取工资400余人次,毫不犹豫将2000元身边好人奖励金全部捐献社会公益事业的环卫工的“好女儿”周琴积极投爱心行动捐献造血干细胞,为远方素昧平生的人点燃生的希望的刘育松;还是自发成立了社区红嫂工作站,为社区居民提供家政服务,为未婚男女解决婚姻问题的好大姐邵友妹……

身边一群人,温暖一座城。志愿者们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传递着文明城市的温情,汇聚着幸福新干的大爱。

铸造品牌提升聚合效应”

如果说,引领示范助力了志愿服务发展,那么,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就是对引领示范在层次和结构上的一次提升,进而产生更大的聚合效应

新干文化志愿者协会自2012年5月成立以来,组织书法、歌友、剪纸等“十美俱乐部志愿者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节庆日,进社区、学校、农村、企业等地,开展文化辅导、知识讲座、技能培训、赠送春联、关爱自然等各类文化艺术志愿服务活动1056次服务群众10余万人,成为该县一大志愿服务特色品牌项目

新干县利用媒体开辟志愿服务专版专栏,举办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道德讲堂”、“道德模范巡讲”召开表彰大会,发布身边好人榜形式宣传典型,扩大影响,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志愿服务,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成千上万的私营业主、学生、普通群众等纷纷加入阳光义工协会文化志愿者协会、“580”等志愿服务团队行列,他们一路撒播温暖、传递爱心……

一支支志愿服务队伍,一项项特色活动,造就了一批批志愿服务品牌。2015年,新干阳光义工协会喜获全国“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成果征集活动“优秀实践成果奖”,“新干文化搭台 志愿者传艺”荣获江西省首届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孙刚获评首届“江西省优秀志愿者”,新干文化馆荣获吉安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志愿服务助力文明建设

花儿的盛开,需要精心的浇灌和培养。新干县积极为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培育土壤,提供保障,使文明之花常开常新。

新干县建立了以文明办牵头,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健全了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管理、服务记录、回馈激励和服务保障机制。此外,还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全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等各类精神文明建设考核,保证了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发展。制定出台《新干县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奖励办法》提倡和鼓励志愿服务的行为,维护志愿者的正当权益,形成崇尚志愿服务的社会氛围。

县构建了以志愿服务联合会为龙头枢纽,文明单位学雷锋服务队、青年志愿者协会、文化志愿者协会、“580网、阳光义工协会、巾帼志愿服务队等为主体的志愿服务组织,长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目前,全县成立志愿服务联合会1个,志愿服务队114支,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8个,网上注册志愿者近2万人

如今,人们一提起志愿者,心头就会感觉暖暖的。志愿者犹如一把流动的火炬,走到哪里照亮哪里,一颗颗爱的种子,让爱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播散文明,引领风尚志愿服务,这股爱的浪潮正在新干大地上奔涌,成为建设文明幸福新干一股强大力量。

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
相关新闻
江西志愿服务网版权声明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志愿服务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志愿服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志愿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4号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 主管 | 江西日报社 主办 | 举报电话:0791-8684777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证号:1409348 赣ICP备08100009号-4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6120170003
出版许可:新出网证(赣)字0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B2-200700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3612008001
新闻投稿:news@jxwmw.cn 文明创建投稿:jx-wm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