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江西省文明实践>> 正文                              查看更多>>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目标、模式与路径
江西省文明实践   2021-07-05 15:34:02  编辑:陈晗子 作者:尤琳 王江伟 骆江玲 汤舒俊 李娟

  为进一步总结我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特色做法与典型经验,江西新时代文明实践研究中心课题组成员于2020年11月至12月赴南昌县等5个县(区)开展调研。调研显示,我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有序推进,各地探索形成了一些富有特色和创新的做法,同时也存在亟待破解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着力解决。

  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目标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核心目标是要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农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围绕这个核心目标,结合我省的省情实际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提出的“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应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见效:

  一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走深走实。我省农村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空心化”问题较为突出。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年末全省农村人口1986.8万人,全年农民外出从业人员908.6万人,占全部农村人口的45.7%。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妇女、儿童和老人留守农村,俗称“386199部队”。农村人口外流及其带来的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给农村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变化的、流动的且日益异质化的农村社会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和主流价值观念,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农村基层走深走实,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要担负的时代使命。

  二是推动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江西是红色文化资源大省,红区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8.1%,红色革命遗址有2423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摇篮、中国革命的摇篮、共和国的摇篮以及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我省的宝贵财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要紧扣推动传承红色基因做文章,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弘扬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学习宣传方志敏革命精神等红色精神,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在新时代更好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三是推动促进乡风文明和乡村文化振兴。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较大。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补齐农村文化建设的短板,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要担负起推动乡风文明和乡村文化振兴的历史使命,在挖掘、保护、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培育乡土文化人才和活跃乡村文化氛围方面探索有益经验,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发挥传统文化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重要作用,有效满足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我省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的类型模式

  课题组在前期调研经验的基础上,遵循区域差异的原则,根据各地经济发展、人口、居民收入状况等因素,在我省东、西、南、北中各选取了一个县(区)作为调研点,5个调研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本情况见表1。

  5个调研点中,余江区、浮梁县、湘东区、泰和县4个县(区)是我省国家试点县,南昌县是省级基层阵地资源整合试点县。课题组通过深度访谈、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方式开展调研,共访谈了6名县(区)宣传部门领导,22位乡镇(街道)分管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干部,38位村(社区)干部和村民;召开各层级座谈会13场;发放问卷(含干部和村民问卷)1250份,回收1102份,回收率88.2%。从调研情况上看,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在硬件建设上初步搭建起了文明实践的平台,有了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阵地。问卷调查显示,民众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知晓度较高,94.88%的受访者知道本地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

  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目标以及重点任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侧重点应该是以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为核心的软件建设。因此,本研究报告侧重从文明实践活动的角度来呈现我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特色模式和类型。

  (一)理论宣讲的类型模式

  让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走进基层,让总书记的思想走进群众,是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调研发现,各地贴近农民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形成了三种宣讲类型(见表2)。

  类型一:互动型宣讲

  各地紧紧围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这个核心主题,强化宣讲过程双向的互动交流,让农民群众成为理论宣讲的主角,引导群众从身边人、身边事来看成就、看发展、看变化。如南昌县实践“理论宣讲进民心”,用“接地气”的形式、语言和群众进行交流,通过一个个“小场面”“小故事”,说清了“大道理”;泰和县的“民嘴讲堂”紧扣“民”字文章,创新创优做新做活小讲台,解决了“在哪讲、讲什么、谁来讲”的问题。

  类型二:流动型宣讲

  各地结合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将宣讲阵地由传统的固定讲堂拓展到田间地头的流动讲堂,实现宣讲者与受众实现无缝对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走入寻常百姓家。如泰和县依托精心打造的472个“田教授”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精准对接群众产业发展需求,定期送“学”下乡,运用方言俗语手把手、面对面“传、帮、带”;余江区的“板车宣讲”通过一辆板车、一套音响、一些宣传资料和若干名成员,把欢乐的文艺节目、国家的方针政策、实用的农业科技送到群众家门口。

  类型三:线上云宣讲

  各地整合和统筹媒体宣传资源,利用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等新兴媒体立体化开展宣传教育,扩大理论宣讲的空间域和覆盖面。如湘东区打造“学习伙伴”微宣讲、通过创意作品延伸讲等“土味”宣讲方式和“学习公开课”,线上点单云宣讲等现代教学手段,达到了理论传播的实效性;浮梁县推出“立信讲坛”,利用“浮梁融媒”进行直播,通过线上建库,线下点单的方式,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活动的新模式,活动项目库作用发挥效果明显。

  分析三种宣讲类型可知,互动型宣讲改变了传统的自上而下单向灌输,提升了理论宣讲的吸引力;流动型宣讲通过“屋堂”到“田间”,做到理论传播“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提升了理论平台的广阔性;线上云宣讲依据现代高科技教学手段,实现宣传方法从传统“大讲堂”到现代“小微课”,提升了理论传播的创新性。三种类型的宣讲活动都起到了宣讲路线“百花齐放”传思想的效果,使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有温度。根据问卷调查,64.2%的受访者认为宣讲活动促进了党的理论在基层传播,70.6%的受访者认为宣讲活动使得村民更了解党和国家政策,49.1%的受访者认为促进增强了村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3.93%的受访者认为提升了村民的政治觉悟。

  (二)文化活动的类型模式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以来,各地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挖掘传统文化价值以及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探索形成了传统文化类活动、榜样示范类活动、文化体育类活动等文化活动类型(见表3)。

  类型一:传统文化类活动

  各地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依托传统文化开展各类文化主题活动。如余江县利用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活动,推动传统节日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通,引导群众在节日文化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浮梁县充分挖掘本土传统文化资源,依托古街道、古村落、书屋祠堂等历史文物资源,利用《朱氏家训》等育人价值开展文化活动提升乡风文明。

  类型二:榜样示范类活动

  各地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事迹的说服力和典型的引领力。如南昌县开展“全见好人”面对面主题活动,通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讲自身事迹、谈心路历程,着力在农村培育“崇德向善”“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等文明乡风;余江县通过开展“最美”系列评选活动,评选表彰最美少年、最美婆媳、最美乡贤、最美理事、最美志愿者5类人物,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树立正确鲜明的价值导向。

  类型三:文化体育类活动

  各地针对群众需求,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类活动,开发调动群众的文娱积极性,引导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践行新风尚。如浮梁县依托村文化宫,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和历史传统,形成了农民村晚活动品牌,许多村庄连续多年举办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村庄春节晚会,把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等政策理念融合歌舞、戏曲等艺术形式中,为百姓文化生活增彩,引导乡村文明新风;湘东区以群众喜爱的广场舞为突破口,推出原创文明实践歌、实践操《向文明say嗨》,开展文明实践操打榜活动暨全区广场舞,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活动氛围。

  分析三种文化活动类型可知,传统文化类活动挖掘了传统文化的价值潜力,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榜样示范类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了文明说理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文化体育类活动契合群众需求,丰富活跃了基层文化氛围。三种类型的文化活动都起到了促进乡风文明和提升社会文明的效果,实现了文化活动内容从单一到多样、活动主体从被动到主动参与、活动方式从动员到激励的转变。问卷显示,65.35%的受访者认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促进了乡风文明和移风易俗,71.89%的受访者认为活跃了乡村文化生活,57.73%的受访者认为提升了城乡居民精神风貌。

  (三)志愿服务的类型模式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以来,各地积极组建志愿服务队伍,整合各类志愿服务资源,探索形成了文化教育类、社会关爱类和基层治理类三种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见表4)。

  类型一:文化教育类志愿服务

  各地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核心内容,打造一批主题鲜明、思想内涵丰富的志愿服务项目,提高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同感、践行力。如浮梁县的“赣鄱红色娘子军”宣讲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妇女真心感受党的领导好、社会主义制度优、人民领袖为人民的崇高情怀,把广大妇女紧紧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坚定听党话跟党走;泰和县招募“万名红马甲志愿军”,组织大学生村官、退役军人、五老人员、乡贤能人、文艺骨干、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参与文化教育志愿服务活动,在开展文明实践、宣传乡风文明中发挥了引导和带动作用。

  类型二:社会关爱类志愿服务

  各地区围绕群众需求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尤其是针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贫困户等特定人群,有针对性地设计符合他们需要的志愿服务项目,在关心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如南昌县推出“心手相连”系列志愿服务项目,将“关爱他人、关爱自然、关爱社会”进阶为“服务、连心、教化”,通过设置认领、标杆示范、动态管理、扶持激励,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开展;余江区针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较多的现状,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打造“假日学堂”,发挥退休教师、乡村干部等志愿者主体的作用,丰富留守儿童的业余生活。

  类型三:基层治理类志愿服务

  各地积极引导志愿者为乡村基层治理贡献人员和力量,通过乡村志愿服务与政府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补充,使志愿者成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参与力量,使志愿服务成为乡村生活的新兴风尚,从而有效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余江区潢溪镇渡口村就成立了当地第一个村子里的物业公司,引导村民互帮互助,用志愿服务惠及乡村民生;湘东区大力弘扬“枫桥经验”,志愿者积极参与义务巡逻、义务护校、应急处突,推动社会治理从行政引导型向民主自治型转变。

  分析三种志愿服务类型可知,文化教育类志愿服务把理论宣讲、政策解读、科技科普等融入于志愿服务中,通过志愿服务的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千家万户,提高了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同感和践行力;社会关爱类志愿服务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围绕群众最现实、最迫切和最关心的问题,开展便民利民惠民的志愿服务,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基层治理类志愿服务聚焦基层公共事务、矛盾纠纷等治理难题,发挥群众自治组织、村民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提高了基层综合治理的水平和自治能力。这些志愿服务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在贴近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温度和热度,实现了满足群众需求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双提升”效果。问卷数据显示,49.05%的村民认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营造了农村基层志愿服务氛围,57.95%的村民认为促进改善了乡村治理,60.44%的村民认为促进改善了干群关系,60.44%的村民认为提升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权威。

  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综合分析5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情况,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仍然停留在示范点的打造上,不少实践站表面上看有组织、有机构、有阵地、有队伍,但常态化的“管、用”仍有较大差距。我省下一步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要着力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文明实践创新碎片化。各地在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上有一些创新举措,但这些创新属于点片式的创新,是局限于某一个地方或某类特定活动开展方面的创新,缺乏将“点片式创新”成果整合起来的“集成式创新”,未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总体性创新格局。在所调研的5个县(区)中,均只是在某些文明实践活动领域做了一些创新探索,还没有形成整体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创新模式。

  二是文明实践活动同质化。突出表现在文明实践活动特色品牌较少,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和特色文化而形成的活动品牌亟待挖掘,立足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类的文化活动还不凸显,没有形成影响力;大部分面向基层的理论宣讲还是以传统型的讲授灌输为主,缺乏吸引力;在志愿服务上还缺乏鲜明的特色,尤其是契合群众需求、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志愿服务项目较少。调研显示,67.45%受访者反映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的时间不是很方便,31.66%的受访者反映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的地点比较偏僻,交通不便,这表明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没有考虑到群众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没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三是文明实践资源悬浮化。突出表现在专业志愿组织难以下沉以及农村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有限。尤其是城市优质的文化资源难以下沉农村,农村文化活动仍然以本土性、乡土性和传统性为主,对青年一代缺乏吸引力。问卷调查数据显示,52%的受访者认为志愿者的素质和专业能力有待提高;60.5%和53.51%的受访者认为送医下乡和送戏曲、送电影下乡等文化活动形式开展不足。

  四是文明实践效果内卷化。文明实践活动没有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导致有些活动表面上开展火热,实际上却是“政府动而群众不动”。问卷调查数据显示,76.27%的受访者认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主要是由党员干部牵头组织,反映出各地文明实践活动仍然是政府主导,群众自发参与不足;39%的受访者表示所听到的理论宣讲不是其所期盼的内容,反映出理论宣讲更多是干部主导,缺少群众参与。

  四、深化拓展我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对策建议

  不同的文明实践活动,在适用对象、开展条件、活动效果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要根据不同类型文明实践活动类型精准施策。聚焦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目标定位,以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为抓手,区分提炼不同类型的文明实践活动,明确不同类型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条件和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一)针对文明实践创新碎片化的问题,要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统一指导

  一是要形成统一的考核评估体系。要建立全省统一的考核评价体系,以考促评、以评促建,为各地提供政策指导。二是要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交流机制。要建立起省内外的学习考察、工作动态交流机制,为各地提供经验借鉴;三是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学习培训机制。要编写新时代文明实践案例教材,形成相关的系统性培训课程,挖掘总结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真招实招,阐述清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要求,为各地提供理论参考。

  (二)针对文明实践活动同质化的问题,要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品牌建设

  一是要做强已有的活动品牌,形成品牌示范带动效应。二是各地要挖掘自身的文化资源和潜力,打造形成“一镇一品,一村一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尤其要在立足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和本土传统文化资源上下功夫、做文章。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要集中力量培育形成传统文化类活动品牌;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要在传承红色基因上做文章,形成红色文化类活动的品牌影响力;民间文化活跃的地方,要在乡土特色文化活动上着力,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三是在全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品牌创建和评选活动,评选表彰各地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创新项目,在全社会营造文明实践氛围。

  (三)针对文明实践资源悬浮化的问题,要打造一支新时代文明实践人才队伍

  重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通过人才队伍建设带动各类优质资源下沉。一是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干部工作队伍。要完善党建宣传员,确保这批人留下来、稳下来扎根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还需要在业务培训、工作待遇、职业发展空间方面进行完善;二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要建立更加完善规范的志愿者礼遇办法,同时对于契合群众需求的志愿服务项目,政府应当优先列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鼓励和激励城市志愿服务组织下沉乡村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三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乡土人才队伍。农村中党员、妇女、退休干部、农村土专家、文艺爱好者等是一群重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乡土人才队伍,要发挥他们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的作用。还要注重吸纳普通群众,鼓励更多的普通群众加入理论传播志愿者队伍,实现群众从理论的“粉丝”到“讲师”的转变,释放理论宣讲的“传帮带”效应。

  (四)针对文明实践效果内卷化的问题,要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常态长效的内生动力机制

  要通过机制建设,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具有活力、常态长效和可持续开展。一是建立政府投入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经费保障机制。可以参考博罗县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的做法,由县财政每年划拨一笔经费作为基金的基本保障,同时向企业、乡贤人士、社会爱心人士进行文明实践项目资金募集,打造文明实践基金“蓄水池”;二是顶层设计和群众创造相结合的活动品牌创建机制。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目标,鼓励各地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并及时将地方探索的文明实践活动品牌进行宣传推广。三是政府引导和群众参与相结合的活动参与机制。一些地方探索的文明实践活动积分制、志愿服务积分制等做法,在引导群众参与方面值得借鉴;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评比等方式,形成各地相互竞争、百花齐放的文明实践参与氛围。

  执笔人:尤琳、王江伟、骆江玲、汤舒俊、李娟

  本研究报告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村基层精准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7BKS060)阶段性成果。


来源:江西新时代文明实践研究中心课题组
相关新闻
江西志愿服务网版权声明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志愿服务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志愿服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志愿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4号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 主管 | 江西日报社 主办 | 举报电话:0791-8684777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证号:1409348 赣ICP备08100009号-4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6120170003
出版许可:新出网证(赣)字0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B2-200700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3612008001
新闻投稿:news@jxwmw.cn 文明创建投稿:jx-wmb@163.com